2021家庭暴力與動物虐待實務工作調查報告[重點摘要]

最靠北社工
Feb 20, 2022

--

Photo by Eric Ward on Unsplash

撰/陳懷恩

2021年的茶茶事件,提昇不少對於家庭暴力和動物虐待的關注。動物保護領域的工作伙伴,可以很直覺的感受到人際暴力的加害人,對於動物也會用相似的態度,致使動物在高危險的風險之中。

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方面,自201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報告後,衛生福利部與農委會僅以「動物虐待與家庭暴力之相關說明及通報事項」試圖回應家庭暴力防治法與動物保護之間的關聯,但未能在家庭暴力服務和動物保護兩全國系統間建立合作機制。地方政府方面,臺北市社會局在2016年建立「台北市違反動物保護法裁處案件轉知社會局及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處理程序」,在動物保護案件若發現涉及社會局相關的案件,就能夠轉知社會局。這樣的機制也反應在台北市的社會安全網政策實務,在2019年時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正式被納入台北社會安全網的一環,相關的案件可以透過案件討論的方式,找出不同局處對同一個複雜案件共案的能性。

不過這樣的案件辦理的傾向,通常是以動物先遭受傷害的事實,並且這樣的事實有列入動保案件之後,才會進到社政或衛政系統,換句話說,就是動物已經受到傷害了再來預防人的進一步傷害。那是否能在有動物跟人傷亡之前,就能夠提前預防這樣的事件呢?或是當人陷入家暴風險的時候,其中的動物也能受到保護?這便考驗到家暴系統和動保系統互相合作的能力,以及考驗社會工作人員對於動物相關知能。

身為一個社會工作者,自然會好奇社會工作教育中提及動物的程度、社會工作實務中考量動物的程度,這樣子的提問也都是國外學者相關論述的起點。所以這些現況是值得被探究的,能夠提出對於社會工作教育及社會工作實務的相關建議。以下就針對2021年的調查概況進行一些簡單的討論,並且會比較2019年的調查。

調查方法

本問卷調查採用網路發放,於2021/09/12發放,至2021/09/20截止,透過網路社群媒體臉書、LINE社群等方式散佈。共回收107份問卷。

問卷設計

本問卷分成幾個區塊

  • 基本背景資料:性別、身分、工作身分與類型、縣市、年資、案件數與自身飼養經驗…等等。
  • 官方文件閱讀調查:調查是否閱讀過某份官方文件。
  • 是否接受過相關學校教育:調查是否有在學校接受過相關主題的課程。
  • 實務工作場域相關措施:調查在實務現場是否有相關措施。
  • 行政工作上如何考量:調查在行政流程、行政相關文書與表單,是否有相關的經驗。
  • 實務中如何考量:現在在案的個案家中是否有動物、物種為何,案件辦理是否有發生跟動物的一些狀況、社工如何作為、社工如何取得專業工作上的協助。
  • 該主題發展調查:簡易的意見回饋調查

問卷摘要

因Medium呈現表格不易,數據較多,詳細數據資料請參考[這裡]。

綜合討論

動物在實務現場之概況

在此次填答者中,大概有70%的社工都有接觸的有動物的案件,就算分成保護性和非保護性,也差不多在70%左右,與2019年的調查相當。然而,雖然大部分的社工都有這樣類型的案件,但這些案件大概只佔了每位社工約20%的案件量,也就是說每位社工大約10個案件裡面就會有2個家中有動物的案件。

大家可能也會好奇區域是否不同,在初步的表格上市有明顯差異(卡方檢定,P=0.072),除了填答人數較少的縣市有極端的呈現以外(100%的有或沒有),六都有50%-90%的社工有遇到家中有動物的案件。因為樣本數較少,這點可能還需要比較大的樣本才能進一步檢驗差異。

相關知識的不足

3.請回想您在取得社會工作學位的課程中,是否接受過相關的內容 題目中,相關的主題之中以動物輔助治療在學校教育中最常被提及,但也只佔24.30%(N=26)在學校教育中接受過相關知識,其他的主題如動物與家庭動力、動物與家族治療、家庭暴力與動物虐待、動物失落、人物動物連結、個案中考量動物則介於3.74%~11.21%之間。

這樣的比例與前面描述70%的社工都遇到有家中有動物的個案兩者相比,顯示相關知識的不足,學校教育並沒有提供足夠的知識,進一步幫助實務工作者了解人與動物關係的種種現象,自然也有沒有應對的方法。

且大部分的工作者都會向督導尋求協助73.7%(N=56),從教育訓練或是工作上的措施,都可以觀察到相關知識的缺稀,所以督導本身是否具有相關的知能,也須待進一步了解。

因此,我們也可以在現階段,將相關領域知識與研究目的定位在:不是每個個案都會需要,有動物的家庭可能是特殊的個案,但大部分的社工都有機會遇到這樣的個案。

教育、行政與實務上的需要

儘管在教育、行政這兩方面的相關經驗、措施較少,但我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方向。例如,教育方面是否能將這些動物主題相關的課程組合成單一個動物主題課程,或是在動物輔助治療的課程中,加入家庭暴力與動物虐待的單元;行政上,顯然則需要更多設計,一如目前台北市社會安全網的機制,將農政部門/動物保護單位納入,使動保案件可以與其他部會案件共案討論,這也是目前可以累積相關案件辦理經驗最快的方式,一來是實務工作者期待的需要(6.-(6)希望進行進行跨部會、跨單位案件討論,30.3%(N=23);7. 是否希望與動物虐待專業進行跨領域交流, 91.59%(N=98))。當然民間單位的合作也可以在現行法規下參考這樣的合作模式,如社福文教團體與動保團體的合作,共同發展出跨領域的議題討論。如美國動保團體Red Rover致力於協助家庭暴力中的動物,也積極的鼓勵其他的動保團體去接觸社會福利團體。

實務上,則是從知識建立、教育訓練、學術研討、跨專業交流,都是這次參與調查的夥伴們所期盼的,可作為未來相關活動的參考。

發現家裡有動物的社工會作記錄下來嗎?

經過調查顯示,無論是否具有飼養經驗或是具備相關知能訓練,大部分的工作者都能夠留意到案家中是否有動物,也會在記錄中提及到個案家是有動物的(76.32%,N=58),但僅止於此。僅止於此的意思是,社工所觀察到的動物與人的關係,並不會被加以運用在工作中考量,比如說安置服務的時候能夠有充足的資源協助安置、討論有關於動物的安全計畫、畫入家系圖、或是藉由依附關係來協助復原歷程。這邊追蹤部分作答者關於實務工作遇到的問題,動物相關的資訊甚至會被要求刪除,被視為與個案工作無關。我們也曾遇過在家系圖中備註動物,但在後續接手的工作者卻遇到動物被從家系圖中刪除,並且沒有附註原因,這裡面的動物有可能是工作者忽略、動物自然死亡或是意外死亡,也有可能是不在服務對象身邊,這會關係到我們如何評估家庭動力和暴力風險,但資訊有可能因此而被遺漏。

這當然是十分可惜的,因為家中的動物既是家庭裡最可近的資源之一,在某些案件中,動物也有可能是服務對象最重要的心理資源,卻在實務工作中沒有被善加運用。如同萬宸禎(2017)指出,家庭中的動物可以成為賦權家庭成員、開展內在力量的動力之一。

結論

整體而言,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近年來這類議題的關注度提高,從2016年的立法院預算質詢後,其衛生福利部與農委會的相關回應,到近期的社會安全網、親密關係暴力合併動物虐待案件頻繁發生,都是可以看見的明確討論。

對於動物虐待與家庭暴力具有暴力關連(the Link,指家庭暴力、兒童不當對待、老人虐待和動物虐待之間有其關連)的新理論,動物社會工作近年蒐集了以下不同的資源可供閱讀。希望可以提供給一線社工人員一些新的觀點和資源,來面對動物越來越多的家庭現場和實務場域。這些資源可以從前端的社區預防和風險評估、深化處遇計畫和處遇的新技巧、後續倖存者的復原等等不同面相,加以運用切入。這將社會工作實務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將動物視為資源與網絡的一部分,讓工作者和服務對象有不同以往的工作面相。甚至這些跨物種的觀點與工作技巧,可以為社會工作帶來不一樣的新的工作領域,比如說像獸醫社會工作或是 One Health 的工作取向。

這次的數據僅呈現目前該議題相關的工作現況,以凸顯在教育面、行政面和實務面的落差,並且提供可以從哪些環節著手去引入動物相關的知識,讓一線工作者可以在現場遭遇到動物時,能夠融入實務工作之中,帶給工作者更多的工作可能性。

也有工作者會需要工作單位系統以外的資源與協助,也就是在職訓練、單位督導以外的資源,動物社會工作在今年有一個小小的諮詢團隊,包含社會工作、心理諮商、動物保護等等不同的專業人員,可供專業夥伴諮詢,或是受邀請演講、個研、訓練。今年一樣會舉辦動物家庭工作坊,並且另外有預計舉辦一場跨領域研討會。但目前暫時沒有提供直接服務,若有動物虐待、動物失落等議題,可尋求其他正式資源,或由動物社工這邊介紹相關資源。

相關資源

網站資源

實務工作資源

中文學位論文

  • 施伊涵(2015)。女性親密關係受虐伴隨寵物被虐經驗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w6x8qq
  • 萬宸禎(2021)。同伴動物家人支持計畫對家庭暴力目睹兒童之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gwhy9f

相關討論文章

--

--

最靠北社工

有關於社工的奇怪討論 — — 陳懷恩(Chen Huai En)